全国首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题规划来了广州准备这样bob真人干!
bob真人3月8日,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《广州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规划(2022—2025年)》 (以下简称“规划”) ,这也是
该规划除了围绕广州城市商贸环境的优势与短板进行了系统性分析,并结合广州城市商业发展的实际情况,提出打造高质量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与目标之外,还系统地谋划了广州“世界级消费功能核心承载区—消费促进区—产业消费示范园区”消费空间格局,构建“5+2+4+N”的总体商圈布局体系。
作为千年商都,两千多年历史孕育的广府文化、粤商文化,是推动广州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深厚动力,成千上万粤商传承商脉,连通海内外形成覆盖全球近200个国家的商业网络,构成了广州独特商贸基因,促使广州形成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深厚的商贸基础。
广州地处大湾区中心,素有“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”之称,是集公路、铁路、航空、水运等国家级枢纽为一体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,独特的区位与交通枢纽优势之外,广州同时具备国家中心城市的服务优势、“世界工厂”的产地优势,以及以广交会为龙头的会展优势,为打造高质量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奠定夯实基础。
消费规模领先:广州作为拥有约1800万常住人口的一线年城市接待过夜旅游人数4307.73万人次。 2021年,广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.82万亿元,城市排名全国第四。2021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22.56亿元。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量位居全省第一、全国前列。
消费资源集聚:凭借广交会等平台,广州一直是优质名品的全国集散中心。珠三角成熟的工业体系为广州的消费市场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。在时尚消费领域,广州品牌培育屡获突破,诞生了一批本土美妆和服饰品牌;“广州老字号”企业达到138家,且特色明显;国际一线品牌的首店首发不断增多,太古汇、天环广场等高端商业综合体内首店数量领跑华南。
在餐饮领域,“食在广州”是广州重要的城市名片,餐饮行业规模大,是全国首个餐饮总收入破千亿元的“餐饮大市”;广州餐饮市场活跃度高,餐饮门店数量超22万家,不仅是全国“粤菜大本营”,且餐饮菜系丰富度高,形成粤菜领先,川菜、湘菜追赶,多菜系并存发展的多元化格局。
消费载体众多:全市商服类建筑面积约6500万平方米,其中零售商业建筑约3300万平方米。全市有551家各类专业市场,商户约80万户,从业人员超过150万人,年交易总额超过1万亿元。
消费业态创新:2021年,广州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2209.07亿元,同比增长12.6%,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2019年的13.9%上升到2020年的21.8%。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已从2014年的14.6亿元增加到了2021年的675亿元,增长46倍,零售进口规模连续8年全国第一。
广州的特色产业品牌转化不足:广州拥有纺织服装、皮革皮具、美妆日化等产业集群,但主要集中在低端加工、代工环节,产品低端化、同质化问题明显,缺乏以品牌为引领统筹设计研发、运营销售等高价值环节,导致大部分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。
广州传统老字号发展存在不足:在发展规模上,广州“中华老字号”有35个,排名全国第五,与上海(180个)、北京(116个)差距悬殊。其他本土老字号企业经营模式单一传统,难以满足年轻消费群体的个性化消费需求,总体经营状况不容乐观。
国际化水平不足,国际消费力有待进一步提升:广州尚未充分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,未构建能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国际旅游消费目的地。此外,国际交流活动少导致广州对国际人群的消费吸引较低。
消费链条体系化程度不足:强大的产业体系未能有效调动消费意愿。另一方面,广州文化影视、体育、教育、医疗等服务行业的消费功能不完善,服务消费的模式尚不成熟。此外,消费与其他功能在空间缺乏有效融合。
未来发展将聚焦“国际”、紧扣“消费”、突出“中心”,围绕“产业型”“流量型”“服务型”特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,大力提升广州国际知名度、通达便利度、政策引领度,增强消费繁荣度、商业活跃度,更好汇聚全球消费资源、吸引全球消费人群。
用5年左右时间,基本建成“湾区制造”引领、全球资源荟萃,错位互补协同、城乡生态包容,文商旅体融合、岭南文化凸显,自由便利流动、交向互济共进,面向世界的数智化、时尚化、现代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,焕发“千年商都”的经典魅力与时代活力。
对标全球消费中心城市,围绕“国际范、广州味、强强项、补短板、增供给、优环境”,结合广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深化提升,系统谋划广州“世界级消费功能核心承载区—消费促进区—产业消费示范园区”消费空间格局。
同时,该规划对广州未来的商圈规划体系以及各个行政区的发展目标,做出了明确指示:接下来将进一步做强做优天河路—珠江新城、长隆—万博商圈,逐步有序培育金融城—黄埔湾、白鹅潭、广州塔—琶洲商圈,引进国际知名购物中心、高端特色主题商场、国际一线品牌体验店等新型高端业态和奢侈品牌,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标志性商圈,树立全球消费潮流标杆。
▶▶ 天河路—珠江新城商圈:将天河路—珠江新城商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谋划做大做强,布局业态完整、相互补充、舒适便利的消费产业体系,通过城市更新等方式提升南北中轴商业连贯性及整体景观性。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,积极发展“首店经济”、夜间经济、直播经济,引进优质增量。加大文体消费供给,引入国内大型体育赛事或文化演出,培育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世界知名商圈。
▶▶长隆—万博商圈:推进长隆旅游度假区与万博商务区联动发展,整体打造长隆—万博商圈。加快长隆“旅游+文化+体育”项目、汉溪大道“两公里商业长廊”等重点项目建设。大力吸引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在长隆—万博商圈设立品牌首店、旗舰店、总代理等,加快楼宇招商引资,引入总部型、头部型企业,推进总部经济发展。
▶▶金融城—黄埔湾商圈:依托广州国际金融城地上岭南风情街、地下百万级商业空间综合体,大力发展定制消费、文化艺术消费等新业态,以及连锁经营、品牌专营等现代商业模式,建设移动支付数字商圈,高起点打造涵盖文化旅游、购物餐饮、休闲娱乐、创新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大湾区商业中心标杆、世界级商业中心典范。积极推进保利鱼珠港、新溪旧改等重点项目,建设一批特色化新型城市综合体,谋划地标性夜间经济集聚区,完善高端酒店、商贸休闲、医疗养老、文化传媒、演艺表演等功能布局。推进黄埔综保区建设,探索设立“网购保税+新零售”、引入国际品牌折扣店,开展古钢琴保税存储展示业务。
▶▶白鹅潭商圈:强化商业街区bob真人、商圈相关城市更新政策支持,统筹城市更新地区商业功能布局,植入休闲、娱乐、运动、文化等多元要素,广聚全球高端商贸业名企,大力引进国际知名购物中心,高端特色主题商场,鼓励国内外知名时尚品牌在白鹅潭商务区设立全球性、全国性和区域性品牌首店、旗舰店、体验店,打造国内外知名品牌橱窗。依托信义会馆等现有创意园区及珠江钢琴创梦园、广钢遗迹公园等,着力发展会展、演艺等现代融合性文化产业,打造别具风貌特色的珠江黄金西岸滨水时尚文化创新平台bob真人。
广州塔—琶洲商圈:以珠江为纽带推进广州塔—琶洲东西向联动发展。大力推进建设广州塔南广场项目,加大商业资源投放,补足商业空间缺口,发展以时尚购物、特色餐饮、数字文化、影视休闲为主的消费业态,集聚海内外奢侈品牌,打造集高端购物、美食休闲等于一体的高端商业综合体。发挥琶洲数字经济产业优势,发展会议展览、商务办公、酒店住宿、购物休闲等中高端业态。推进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,增加商业空间供给,培育夜间消费、创意设计、新零售等新业态。
▶▶ 广府活力区(北京路—海珠广场)商圈:推进北京路二、三期改造工程,打造“全球活力、千年城脉、广府商街”品牌,建设集商业购物、文化体验、精品娱乐、特色餐饮、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全国示范步行街。将北京路步行街南拓至天字码头,整合大南路、泰康路、文明路、玉带濠—高第街等特色街区、里坊,打造高品质文商旅融合发展新地标。
▶▶大西关(上下九—永庆坊)商圈:成片连片整合永庆坊、泮塘五约、上下九步行街、沙面等重点区域,着力提升步行街业态和消费体验,塑造岭南魅力、民间韵味、先锋时尚、都市活力交织共荣的全球消费旅游目的地。整合上下九步行街周边锦纶会馆、玉器街等文商旅资源,加快华林禅寺扩建工程,擦亮岭南第一街品牌。继续推进荔枝湾景区品质提升工程,加快泮塘五约、西关文化生活馆、陈廉伯公馆等片区重要节点活化运营,打造最具老广州风情的城市庭园。
▶▶广州北站—白云机场商圈:加快白云机场、广州北站空铁联运体系建设,打造广州北站免税核心商圈,培育建设集交通、购物、观光、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消费综合体。做大做强免税经济、夜间消费、新零售、文商旅融合等消费新业态,发展跨境电商、海外仓、保税物流、保税+新零售等业态,加快推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等项目建设。
▶▶广州南站商圈:大力发展场站综合体,加快南站地下空间等重大项目开发建设,合理布局引进与南站高铁枢纽高度关联的特色餐饮、高端酒店、新型商业等项目,建设引领消费升级现代商业设施。统筹推进南站周边地区高速铁路、城际铁路、城市轨道交通、高速公路建设,优化区域内部交通微循环体系,促进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无缝衔接。规划打造旅游复合型商业、免税示范街区,特色旅游综合体、文化艺术空间等,强化“购物中心+艺术中心”等功能,建设兼具交通、娱乐、生活、休闲等功能的城央车站。
▶▶南沙湾(南沙邮轮母港)商圈:依托南沙游艇会、邮轮母港、高尔夫球会、天后宫等高端消费资源,发展邮轮经济,带动“船、港、城、游、购、娱”一体化发展,形成国际消费、国际商务、国际交往的核心功能区。培育特色购物街、推动申请设立口岸出境免税店等业态,依托背山面海的生态景观资源,打造显山露水、活力多元、彰显岭南海洋文化特色的国际高端消费功能集聚区。
▶▶广州东部交通枢纽商圈:以科技产业、城市服务、会展商务三大引擎打造广州东部轨道客运门户,持续提升广州东部枢纽交通基础设施体系通达程度。支持保利国际金融广场、新世界华南总部等总部项目集聚,推动东进广场、凯达尔广场等在建商业综合体加快投入运营,通过政策引导,吸引优质企业及项目进驻,打造一批精品聚集、服务优质、环境舒适、接轨国际的标志性商场。规划布局大型城市购物中心、高星级酒店及会展中心等,发展会展旅游。
提升优质零售商业消费服务水平,重点推进奥体、环市东、农林下路—中山三路、广州大道南、江南西、市桥、南部创新城(莲花湾)、大沙地、科学城、中新广州知识城、白云新城、金沙洲、广州大道北、石井—新市、嘉禾望岗、融创茂、新华—区府、明珠湾、蕉门河、增城广场—城市中轴线、广州科教城、街口—海塱、广州白云站等区级商圈加快建设、提质扩容。
丰富线验点、快递配送点、智能取餐点、新式书店、无人便利店、智慧菜市场等新业态,加强出入境服务站、外籍人士物业服务窗口等国际化社区设施配套,实现社区商业品质化bob真人、智慧化、国际化发展。结合城市有机更新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,建设多元功能集成、线上线下融合、消费便利舒适的综合性社区商业服务中心,实现城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。提高社区商业配置标准,强化生鲜超市、快递送达设施 (智能快件箱、快递快餐收发点) 等“一站式”便民服务设施配置,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5分钟便民生活圈。
聚焦珠江高质量发展带、中央活力区、五大新城与交通枢纽地区,结合各区特色资源与发展基础,开展各具特色、差异化推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工作,推动一批新场景、新地标示范项目建设与落地,实现各区协同互补、相互促进、共同提升。
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,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andkfacilities.com/a/yunying/577.html